位置导航:首页 >> 诗经文化网 >> 民俗与诗经 >> 正文
从《诗经》、《楚辞》看泛神论的民俗基础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8月13日12:2 文章编辑:339007849

沈士军

【摘要】泛神论有其形成的民俗基础,这从我国诗歌的两部源头作品——《诗经》和《楚辞》中看的非常清楚。文章从大自然信仰、动植物信仰、图腾信仰、祖先信仰、农业保护神信仰五个方面来解读《诗经》、《楚辞》,并由此寻绎泛神论形成的民俗基础。

【关键词】泛神论  民俗基础  诗经  楚辞

民间存在的某些具有泛神信仰色彩事象,“是从人类原始信仰中不断传承变异而来的习俗惯例,……成为支配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这种原始信仰有种种或行为或口头或心理的表现。在行为上,如渔民祭海神娘娘、祭龙王的种种仪式;在口头上,如渔民有关于海神、龙王和农民关于社神、稷神的神话、传说以及他们在祭祀时所唱的祭歌祝词等;在心理上,把吉凶祸福依托于一种冥想中的超人力量,信奉一种神秘的力量等等。由此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泛神信仰民俗。下面重点以《诗经》、《楚辞》为材料,从泛神信仰的原始形态方面去寻绎中华民族泛神论特质形成的民风民俗基础。

一、大自然信仰

古人认为大自然是神秘的,对大自然的信仰就是对自然界的事物及其产生的各种现象所表现的敬畏与崇拜。从《诗经》、《楚辞》的很多诗篇中可以看到,由于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与思维发展所处的阶段使然,人们头脑中充满了“万物有灵”观念。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信仰主要表现在:

(一)天象信仰

主要是对天、日、月、星、云、虹等的敬畏与膜拜。

1.上天信仰。这里主要指抽象意义上的天,对天的信仰首先表现在称呼上,除了称呼“天”之外,还有“苍天”、“昊天”、“皇天”、“上帝”、“九重”、“九天”等。“虽然没有直呼‘天神’,但这些都是天神的代称。”在《王风·黍离》,《小雅》的《节南山》、《雨无正》、《巧言》,《大雅》的《板》、《大抑》、《桑柔》、《云汉》以及《楚辞·天问》等歌诗中,都有对天的此类称呼。其次,认为天广施恩泽,造福民众。从很多诗句都可以看出当时的敬天保民思想特别突出。在《小雅》的《天保》、《桑扈》,《大雅》的《下武》、《板》、《假乐》、《云汉》等作品中都有体现。最后,认为天能明察善恶并能佐善惩恶,象《小雅》的《巧言》、《节南山》和《大雅》的《板》、《抑》、《桑柔》以及《周颂》等诗篇中表现的那样。“在这里,天被人们看作是具有道德意识的,是主宰世界、支配人类命运的至上神,因而重天道,轻人道。”《楚辞》深受“信巫鬼,重淫祀”的楚国巫文化影响,如《九歌》全部是祭神的歌辞,这些歌辞很明显地受到当时祭祀敬神祭歌祝词的影响。所以从屈原的许多作品中有的可以直接看到种种信仰习俗,反映出对天象、动植物、图腾等的崇拜与信仰,有的从中可以窥探到当时民间这些信仰习俗的普遍与流行。在《楚辞·九歌》中,《东皇太一》所祭之神为至尊之天神,从其神名可知其地位尊于其他神灵,并且屈原描述也很庄重,应当是《九歌》主祭之神。写出了迎接东皇神巫师的服饰庄严,处所的陈设芳洁、酒肴的丰盛美好、音乐歌舞的安和繁盛等。

2.日月星信仰。《九歌·君》中所祭之神为太阳神,诗中流露出对神迹的颂扬:“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诗中以无限景仰之情描述了日神普照世界的壮丽气势和为人类祛除灾难的勇力。《离骚》中“吾令羲和弭节兮”和《天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的羲和是主日月之神。星被说成是万物之精,对星的信仰主要表现在有关星的神话传说上。“关于织女星、牵牛星的神话,在《诗经》中能见其‘原始形态’……如《小雅·大东》一诗中就有涉及。定星一名营定星。当时人们认为定星出现在天空正南时,可以营建宫室,这是人们对定星信仰的一个表象。”《鄘风·定之方中》就有这种信仰习俗的反映。在《楚辞》的《九歌·东皇太一》中的太一是星名,天之尊神,太一,是说神道的广博无边。《大司命》和《少司命》所祭祀的是寿命神,这两位神祉是天上的两颗星宿。《少司命》写道:“……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这是少司命对大司命的赞美之词,他掌管人的寿夭,当生者生,当死者死,也跟其他星座比如彗星打交道。

3.云虹信仰。《九歌·云中君》是祭云神丰隆(又名屏翳),丰隆是能兴风作雨的云神。诗中交代了云神丰隆的车驾与服饰、初降时的灵光灿然、祠神之宫的崇高安乐和神去后对他的愁苦之思等。《天问》:“蓱号起雨,何以兴之?”中的蓱是蓱翳,也就是屏翳。《鄘风·蝃蝀》:“蝃蝀在东,莫之敢指。”蝃蝀,即指虹。由于古人对虹有所忌讳,所以不敢用手指它。可见,对虹的禁忌在《诗经》时代已经出现。

(二)山川信仰

即对高山、大石、河川的崇拜,是原始信仰形态的一种形式。

1.山石信仰。《诗经》对高山、大石信仰的例子很多,如《小雅·节南山》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节彼南山,有实其猗。”称赞终南山的峻峭以及岩石层层高又高。又《信南山》云:“信彼南山。”称赞绵延不断的终南山。《大雅·韩奕》云:“奕奕梁山,维禹甸之。”称颂梁山巍巍高耸,大禹治水曾来到这里。人们对高山敬奉之情莫过于五岳,如《鲁颂·閟宫》云:“泰山岩岩,鲁邦所詹。”泰山在鲁地,故诗中说高峻的泰山,鲁国对它最尊崇。《大雅·崧高》:“菘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称赞五岳居中的嵩山,巍巍高耸,降下神灵。《楚辞》中也有对神山的描述,《离骚》中“望崦嵫而巫迫”的崦嵫山是太阳所入之神山,而且生有灵木、灵龟、灵鸟、玉石。《九歌·山鬼》是祭山神:“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貍,……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美丽的山鬼披荔带萝,含睇宜笑,与赤豹文貍相伴。

2.河川信仰。由于水与人的生命、万物的生长有密切关系,由此产生了对水的种种神秘力量的崇拜与信仰。如《郑风·溱洧》就是写郑国三月初三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水、洧水河畔游春嬉戏、谈爱定情的习俗,因为水可孕育万物有强大的繁育能力,谈爱定情选在水边预示着他们能顺利生儿育女、子嗣兴旺发达。由于人们信奉水的神秘力量,于是便逐渐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水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就有对湘水之神的描写。湘君娥皇与湘夫人女英是楚国境内所专有的最大河流湘水之神。这一神祉最初也和天上的云日之神一样,只不过是初民崇拜自然的一种意识形态的表现,后来由于人事的联系,以及有关的古代传说渐渐充实了它的内容,这样神不但和人一样有了配偶,而且渗透了神与神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因素。湘神是湘水的化身,到“九歌”产生时代,帝舜的妃子娥皇、女英又分化成为湘水神的替身,这样人民意念中所产生的神就更具体地附丽于历史传说中的人物,神的形象更为丰富。《河伯》所祭之神为黄河河神,也叫冯夷,其中有对河伯的描写,如:“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从殷商到周末,河伯被人奉祀,威望很高。

二、动植物信仰

在先民中存在着种种动物有灵、植物有灵观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狩猎活动、采集活动,还是生产活动,甚至是军事活动,当时的人们都免不了和动植物打交道。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动植物的崇敬与膜拜,逐渐发展成动植物信仰。     

(一)动物信仰

这里主要以马神信仰、灵龟信仰和狐信仰为例。周人经常举行祭祀马神的活动,表现了对马神的信仰。“当时,诸侯间经常发生兼并战争。同时,周人也常受到夷狄的侵扰,抵抗外侮的战争时有发生。在战争中马是重要的工具,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因而《诗经》中很多诗篇咏马。按照‘万物有灵’的观念,人们不仅颂马,而更‘敬其本’,崇拜马神,祭祀马神。”《小雅·吉日》就反映了对马神的崇拜祭祀习俗。“吉日维戊,既伯既祷。……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戊,指戊辰日,又称刚日,刚日即双日。古人认为戊日是祭祀马神的好日子,故在这一天祈祷。诗中是说在打猎之前,选了戊辰日这个双日吉日,先去祭祀天驷房星管马的神道,祷告之后再去打猎。又如《鲁颂·駉》一诗为祭祀马神的乐歌,同样反映了人们的马神信仰习俗。

龟信仰,古人以龟为灵物,占卜习俗中的卜就是用火灼龟甲,看龟甲上的裂纹来判断吉凶。从《卫风·氓》、《小雅·杕杜》《大雅·绵》和《文王有声》等歌诗中都可以看到当时用龟甲卜问吉凶祸福的习俗,而这种习俗自然源于人们对灵龟的信仰。

中国上古就有关于九尾狐的传说,狐在《诗经》中有作为男性配偶形象出现的,如“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卫风·有狐》);有作为君或权势的象征出现的,如“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齐风·南山》)、“君子至止,锦衣狐裘。”(《秦风·终南》)和“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小雅·都人士》)。在《楚辞》中也有狐信仰的描述。《九章·哀郢》写道:“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哀之?”屈原以狐死守丘比喻自己思念故国的心情,这里是把狐狸当作一种有仁爱的生灵看待。

(二)植物信仰

古人认为有些植物是有灵性的,如蓍草,人们认为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与龟一样,具有灵性,古代常用之占卜。《卫风·氓》就有反映。人们对蘋、藻、蘩等植物的信仰在《召南·采蘋》和《采蘩》等许多篇章中都有反映。

在植物信仰习俗中,最典型的要属对谷神即稷的信仰。稷为谷物的代表,五谷之长。周人经常对其隆重祭祀,表现了对稷的信仰。在《周颂·思文》、《丰年》等诗篇中都描写了祭祀的情状,表现了人们对稷神的尊崇。稷神既为谷神又为农业保护神,所以在下文介绍农业保护神信仰时还要详细涉及。

在《楚辞·离骚》中有大量的香草灵木,也表现了对植物的崇拜与信仰。香草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其弥章。……”和“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中的芰荷、芙蓉、幽兰等等。从这些香草中,我们可以看到抒情主人公也像香草一样有着奋发自励、高洁独立的坚贞人格。灵木如“……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中的扶桑和若木都是神奇之木,扶桑和若木在神话传说中均为太阳所居住的神木。《天问》有“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的发问。在《九章·橘颂》中屈原借橘铭志,拿橘的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的节操来砥砺自己的品质和情操,表现出对橘的敬仰与崇拜。由此也折射出当时民间有关植物信仰的习俗也很盛。

三、图腾信仰

图腾信仰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信仰之一,是“古代大自然信仰及动植物信仰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氏族标志的信仰形式”。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一特定的物种。由于这种原因,人们对其产生了崇拜与信仰。

(一)动物图腾信仰

“在《诗经》中典型的图腾信仰就是玄鸟信仰。”《商颂·玄鸟》一诗中写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商,指的是商的始祖契。关于玄鸟生商的传说,在屈原的《天问》中也有记载。凤凰象征吉祥的意义,传说凤凰不居衰世,不入乱国,而把清平世界作为自己栖息的场所,这些在《大雅·卷阿》中有载:“凤凰于飞,翽翽其羽,亦集爰止;……凤凰于飞,翽翽其羽,亦传于天;……凤凰鸣矣!于彼高冈;……”这里是说雄的凤和雌的凰是最有灵性的鸟。《楚辞·离骚》“鸾皇为予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和“凤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中的“鸾皇”、“凤鸟”、“凤皇”就是灵性十足的神鸟凤凰。诗中的屈原不仅乘着凤凰而且还受到凤凰的护卫,当然诗中也写到凤凰受帝喾的调遣,凤凰逐渐衍变为华夏民族的凤凰图腾意象。

(二)植物图腾信仰

这在《诗经》和《楚辞》都有反映。“植物图腾作为蚕桑文化的重要产物,它又在神话传说、语言文字等许多领域体现出来。”比如《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嫩桑之所以叫女桑,因为他可以养蚕,像女性哺乳婴儿一样,这一用语保持了桑树图腾的信息。《天问》提到伊尹时称:“水滨之木,得彼小子。”这是植物生人传说,意谓伊尹是从水边树木中出生的,伊尹出生传说是夏族植物图腾信仰的体现。《天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王逸注:“言日未出之时,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华乎?”若木能在黑暗中放射光华,是光明之树、神奇之树。

四、祖先信仰

祖先信仰通常称作祖先崇拜。比如“殷商时代的宗教观念主要是祖宗与天帝合一的观念,并突出其神性。……这时人们对祖灵的崇拜与信仰和对天帝的崇拜与信仰相融为一了。”这在《商颂》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商颂》五篇,都表现出对祖先与天帝之神的崇拜与信仰观念,如《那》和《烈祖》都是祭祀商的始祖成汤的乐歌。“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那》)赞美了祖先的功劳和业绩;“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列祖》)称颂了祖先的伟业和功德并祈求祖先保佑并继续降福给他们。同时,《那》还描写了盛大热烈的祭祀场面:“猗与那与,置我鞉鼓。……既和且平,依我磐声”,反映了商族的礼俗和祭祀情形。《玄鸟》和《长发》也是祭祀商人始祖的乐歌,是具有史诗性质的祭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玄鸟》)主要追溯了本民族的起源以及祖先创业的英雄业绩,将神话传说与相关史实结合叙写。在《玄鸟》这篇颂歌中,不仅表现了对祖先的崇拜与信仰,同时也表现了对英雄的崇拜与信仰。在这里作为祖先的神和作为神的祖先已被统一了起来,同样,作为英雄的神和作为神的英雄也被统一了起来。祖先,是团结种族的标帜,是后人学习的榜样。《长发》也是一首对祖先的赞歌,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祖先的崇拜与信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齐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诗中的祈祷语表达了人们向祖先神乞求农业五谷丰登、牧畜繁荣兴旺的美好心愿。

祖先信仰,大都具有缅怀与纪念性质。先民们都希望自己祖先的在天之灵能时时处处关心整个家族,保佑他们丰衣足食、长命百岁、福大无边,信仰中寄托着极其美好的情感和愿望。

五、农业保护神信仰

在《诗经》的很多诗篇里,都表达了他们对农业保护神的敬仰与崇拜之情,希望得到神祉的庇护与恩惠,表现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社神信仰

社神即土地神。“在充满自然信仰的上古时代,从土地中讨生活的先民,很容易对土地生发万物的功用产生神秘的理解,将土地神化”。如《小雅·甫田》:“以我齐明,以社以方。”社祭发端于先民对土地的敬仰与膜拜,对社神的信仰与祭祀习俗有许多不同的仪式。一是在春耕之前即一年农事活动开始时举行隆重祭祀社神的活动,这在《周颂》的《载芟》、《噫嘻》和《大雅·云汉》中都有反映。比如《载芟》中所载的“藉田”仪式就是祭社神活动的一种,所谓藉田就是天子率诸侯及各级臣僚,象征性地亲耕农田,以奉祀祖庙,还寓劝农之意。诗中说:“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周颂·臣工》也属于反映籍田祭祀的篇章,不过这里侧重于告诫群臣百官,要忠于职守并谨慎地对待春耕之事。诗中说:“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釐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唯莫之春。……”二是周人于农事完毕之后举行的隆重祭祀,即报祭礼,感谢社神一年来的保佑与恩赐。如《良耜》中说:“……获之桎桎,积之秩秩,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诗中描写了大丰收的景象以及对保佑他们取得大丰收的社神的祭祀场面。  

(二)稷神信仰

稷神即后稷,为五谷之神,同时是“播百谷”的发明者,又是周族的祖先。对五谷之神后稷赞颂的诗篇如《周颂》中的《思文》、《丰年》,《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等。如《思文》中讲:“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该诗赞颂稷神赐予百姓谷类,使普天下之人都受益从而得以生存。《丰年》一诗云:“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畁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诗中说在大丰收之后,百姓拿出着自家酿造的酒准备着百种礼节要祭祀给他们带来丰收年景的稷神。

(三)农神信仰

田祖即传说中的农神,是最早教民耕作者,与社神和稷神的职责不同,此神是专管农业生产的。对传说中的农神田祖信仰的诗篇如《小雅》中的《甫田》和《大田》等。如《甫田》中写道:“……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四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祁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该诗写出了盛大而热烈的祭祀农神田祖的场景:祭品有谷物和羊,乐器有琴瑟和鼓,在祭祀时端着祭品,弹着琴瑟打着鼓去迎接农神田祖,求他保佑百姓五谷丰登、福气满堂。

以上在论述《诗经》中的农业保护神信仰时,为方便起见,把农业保护神分成社神、稷神和农神来介绍。其实其中有很多诗篇不仅仅是祭祀一个,而是祭祀多个,有时还很难分清到底是祭祀哪一位农业保护神。比如《丰年》、《楚茨》、《信南山》等诗篇中既有祭祀社神也有祭祀稷神的。

综上,我们从大自然信仰、动植物信仰、图腾信仰、祖先信仰、农业保护神信仰五个方面对《诗经》、《楚辞》进行了解读,从中可以清楚地窥探到泛神论形成坚实而广泛的民俗基础。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2]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李炳海.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4]杨公骥.中国文学(第一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M].北京:中华书局,2002

【作者简介】沈士军(1970—),男,安徽萧县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民族民间文学。

文章来源:《神州民俗》 2007年第10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